今天,大象继续在北京带您探库房,大象一直说,我们走访拍卖推荐藏品,从来都不看公司的名气,而是看藏品本身的质量。
某一些一线的国际性拍卖行,尽管大名鼎鼎,但他们的某些场次充斥着大量的大假货;而有一些中小拍卖行,尽管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熟悉,但是却做得十分的专业和规范,并且在某一些专业板块在行业内赢得领先地位,甚至是独占鳌头!
今天我们要探访的北京伍伦拍卖便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而他们所擅长的领域是一个十分小众甚至冷僻的领域,而且,这个领域有可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中仅存的价值洼地了!
大象探访伍伦拍卖库房
即将举行的北京伍伦秋拍,一场大拍总共就只有一本薄薄的图录,41件拍品,基本集中在两大门类——写经和中外名人手迹,一家拍卖行将半年的“生计”押宝在仅仅41件拍品上,按照大象的经验判断,这一定是一家在某个小众领域做到极致的拍卖行,当然,我们探访库房所见,也的确如此。
敦煌莫高窟外景-伯希和探险队-努埃特摄-1908年
说到古代写经,一般来说我们就是特指的敦煌写经,1900年6月22日,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但在那个国家民族动荡不堪的年代,敦煌藏经洞的绝大多数文物当时被来自于日、俄、美、法各地的“冒险家”竞相“争夺”,“带”到了世界各地,而有幸留存在国内的敦煌写经,也散落各地。
今天我们的标题说,“这大概是古代艺术品最后的价值洼地”,绝对的不夸张。
一方面,尽管在当时的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早期相关佛教文物多达4万余件,但经过了百余年的历史沧桑,如今绝大部分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都保存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能在市场上流通的其实是极少的,大象和一些业内人士做过讨论,那种保存较为完整的敦煌写经卷,并可供市场流通的,大概也就只有数百卷。所以,敦煌写经其实是十分稀缺的收藏资源。
敦煌藏经洞和摆在洞窟甬道上的经卷-斯坦因摄-1907年
另一方面,敦煌写经大多出自于职业“经生”之手,有着极高的书法艺术造诣。有记载,唐代的著名书家欧阳询,虞世南就曾经教授经生楷书,所以早期写经称得上是中国两千年书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同时,写经背后所承载的虔诚信仰和历史信息,也是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试想一下,如今市场上一件宋代书画,动辄就可能卖几千万元,但是历史更早又有着承载着高超书法艺术和虔诚宗教信仰的艺术珍品,即便是相对完整的长卷,往往也就只有数百万元的市场价。
在这年头,某位所谓的书协主席,其书法作品都敢在市场上卖几十万一平尺,而这些唐宋之前的沧桑古物,尽管历经了过去几年的稳步升值,其大部分藏品的市场价值仍然停留在大约三四十万一米,你说,这是不是一个很大的价值洼地呢?!我想,当今的很多所谓书法家,在落笔的时候大概都想着数钱吧,而在一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这些经书绝对是用古人的信仰和生命在创造的,你说,它们的市场价值,是不是太过于被低估了呢?
很多朋友约定俗成的把这一门类叫做“唐人写经”,事实上,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写经,上起两晋,下至宋代,但其中大部分是唐代的写经。而从4世纪到11世纪,如此大的时间跨度中,留下了太多的历史信息和时代烙印,值得我们去慢慢的品味。
2016年北京伍伦秋拍
杨士骢旧藏南北朝写经《大般涅盘经卷第廿七》(思溪本)
成交价:RMB 6,210,000
刚才说到,在过去几年拍卖市场的调整期,敦煌写经的价格仍然是在稳步提升的,但大象个人认为,它们距离其真正的价值所在,仍然有着很大的空间,那么决定一卷写经市场价值高低的大概有哪些因素呢?大象在这里大致的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1、写经的品相和完整度,刚才说,有业内人士估计,相对完整的写经可供流通的,大概有数百卷,但更多的则是一些写经的残页在市场流通,保存越完整,自然市场价值越高了。
2、珍稀程度,市场所见的敦煌写经大约从4世纪到11世纪,并非一定是年代越早越值钱,正如前文所说,市场所见写经,以“唐人”的居大多数,那么如果是北魏的,或者是宋代的,则会有一些物以稀为贵的效应了。
3、传承和“帮手”,相当一部分的敦煌写经都有着流传的记录,毫无疑问,如果一卷写经历经名人的收藏或者题跋,自然会增添不菲的附加值。
2016年北京伍伦秋拍
端方 康有为旧藏敦煌写经《大智度论卷第十九》(异卷)
成交价:RMB 4,140,000
我们回过头来,一起来看看这次伍伦秋拍呈现的部分写经吧,正如前文所说,伍伦拍卖在这一小众领域做到了专业上的极致。他们不仅自己有着极为专业的团队,在估价和断代方面十分的严谨,同时,据我了解的情况,每一件拍品,他们都会找到多个权威专家各自独立审看,并且采用一票否决制。再者,他们还会将部分藏品去进行碳14等科学的年代检测作为辅助。接着,就让我们一起赏析一下这次伍伦秋拍从南北朝一直到唐宋时期的珍贵敦煌写经吧。
以下都是大象在库房用手机拍摄,没有做过任何的ps,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写经的纸张和笔墨的质感。
LOT0007 南北朝时期写《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二卷本)
28×504cm
公元500~550年 南北朝
(北魏)菩提流支译
写本
一卷 白麻纸
起拍价:RMB 3,500,000
前文说到,如今存世的敦煌写经大部分都是唐代人的写经,而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中原后,写经大约从两晋-南北朝就开始出现,但由于当时中原北方地区正处的动荡战乱之中,南北朝时期的写经能够历经1500年留存至今的,极其稀有。试想在五胡乱华蹂躏下的北方地区,佛教或许成为了信仰者得以在乱世生存下去的唯一生命之源了。1500年后的我们能够零距离触摸到这样的经卷,是一种何等的缘分!
传世南北朝写经片纸难得,而尤为难得的是,伍伦秋拍上呈现的这卷《佛说佛名经》第二卷,保存十分完好,首断尾全,5米长卷有着触手如新之感,天眷人护缺一不可了。
和古代书画鉴定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判断一卷写经究竟是唐代亦或是南北朝或是隋朝,通过碳14等科技手段检测只能是一个辅助手段,主要的方法仍然是目鉴,其核心还是写经的纸张、书法本身,并且和有具体纪年的标准件进行比对,是否符合该时代的特征。当然,是否存在该时代特有的避讳等元素,都是考量一段写经具体年代的重要依据。
我们继续以伍伦秋拍的这卷《佛说佛名经》为例展开欣赏,它以帘纹极阔的白麻纸书写,楷法整饬,未脫隶意,神似钟繇《荐季直表》,我们不妨比对一下。
伍伦秋拍南北朝写《佛名经》局部图与宋拓本唐人摹钟繇《荐季直表》
两晋、南北朝的写经书体介于汉隶与楷书之间,或隶意浓些,或更接近楷书,与同时期的碑刻书法、隶书、章草、楷书都不一样,可谓别具一格。伍伦南北朝写《佛名经》,一字之中,既保留了汉隶的书写特点,又融汇着楷书的用笔方法,还带有魏碑爽利的风格。
还值得一提的是,十二卷本《佛说佛名经》是由北印度人菩提流支翻译的,他于北魏永平元年(508)经西域来到洛阳开始译经。伍伦此卷《佛说佛名经》是在菩提流支翻译后不久即写出的,自然具有超高的文物、文献及艺术价值。
*0001 溥侗题签,吴士鉴、刘海粟旧藏 敦煌写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七》
24.3×560.7cm
著录:《伍伦经眼古经图录》第41号,方广锠、李际宁编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即将出版。
鉴藏印:九钟精舍(朱)吴士鉴珍藏敦煌莫高窟石室北朝唐人写经卷子(朱)海粟鉴定(白)刘海粟
家珍藏(朱)艺海堂藏书画印(朱)艺海堂(白)伊乔珍藏(朱)存天阁(朱)存天阁主人珍藏(白
)海粟鉴藏(朱)后斋(朱)
公元500~600年 南北朝晚期至隋代
(后秦)鸠摩罗什译
写本
一卷 硬黄纸
起拍价:RMB 2,300,000
这卷写经便属于有着非常优质的“帮手”和传承,增添了相当不菲的附加值。它经近代金石学家、藏书家吴士鉴旧藏,“民国四公子”之一溥侗题签,后归刘海粟夫妇收藏。
但问题来了,溥侗的题签为“唐人写妙法莲华经第七卷”,吴士鉴先生在卷上所钤盖的朱印为“吴士鉴珍藏敦煌莫高窟石室北朝唐人写经卷子”,而经过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研究员李继宁先生等专家的重新鉴定,这卷长达5.6米的黄卷应该出自于公元500年到600年间的南北朝末期至隋代的优秀经生笔下。
首先来看,使用经过涂布、砑光、染潢工艺的麻纸,质地光滑致密,具有隋代官方写经用纸的典型特征。
其次,从书法本身来看,伍伦秋拍的这卷《妙法莲华经卷第七》楷书未脱隶意,与隋代的《苏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等可以相比对。
左图:隋《董美人墓志》比对“人”字的写法
左图:《苏孝慈墓志》 比对“受”字的写法
整篇写经法度严谨,行笔流丽,绝对是经生中的高手所为,如果这卷写经能够看到更早的隋代,同时又有着溥侗、吴士鉴、刘海粟等人作为“强力帮手”,其市场价值附加值绝对不可小觑。
*0004 康有为旧藏南北朝至隋代写《维摩诘所说经》卷下
24.5×700cm
著录:
1.昭和二十四年(1949)5月28日认定重要美术品,《“重要美术品”认定作品总览》,日外ア
ソシエーツ株式会社编集,2016年出版,P.229。
2.《伍伦经眼古经图录》第40号,方广锠、李际宁编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即将出版。
鉴藏印:南海藏经(朱)
公元600年左右 南北朝至隋代
(后秦)鸠摩罗什译
写本
一卷 经黄纸
起拍价:RMB 3,800,000
由鸠摩罗什(344-413)所翻译的《维摩诘经》称得上是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佛经之一,《维摩诘经》中的“心净则佛土净”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影响深远,六朝至唐五代以前的维摩诘信仰主要在上层世界流布,近三百年间,《维摩诘经》一直被士大夫奉为与《易》、《老》、《庄》“三玄”并列的“四书”之一,成为我国中世纪哲学思维的经纬,同时也是诗歌、绘画、造像常用的题材。
从书法本身来看,这卷写经隶意浓厚,我们这张图放大看,里面的一“横”的笔画尖锋起笔,收笔重按,这是唐代之前(南北朝至隋代)写经的笔墨特征,同时,这卷写经也没有见到有某些唐代皇帝的避讳,因此,我们将其定为公元600年左右 南北朝至隋代的写经。尤为难得的是,这卷写经长达七米,卷面保存绝佳。
值得一提的是,这卷写经的卷尾钤有“南海藏经”阳文引,资深的敦煌研究院施萍婷研究馆员施萍婷的《日本公私收藏敦煌遗书叙录》认为这是康有为的旧藏。
这卷唐代以前的写经还是日本著名写经收藏家滨田德海(1899—1958)的旧藏,并在昭和24年(1949年)5月28日被认定为“重要美术品”,1950年《文化财保护法》制定后,“重要美术品”更名为我们当今熟知的“重要文化财”。这在日本可是仅次于“国宝”一级的重要文物!
*0008 曾毓隽引首 粱鸿志题跋 林今雪旧藏 敦煌写经《金光明经忏悔品第三》
24×294cm
公元700~800年 唐
(北凉)昙无谶译
写本
一卷 经黄纸
起拍价:RMB 800,000
之前我们给朋友们看的三卷都是极其难得的唐代之前——南北朝到隋代的写经,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卷则是标准的“唐人写经”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将这卷写经中的字体和之前的三卷比对,便能发现明显的差异。
我们之前说过,唐人写经是相对来说最为常见的,但这卷《金光明经忏悔品第三》前有引首,后有题跋,承载着十分有趣也令人唏嘘的传承故事。
曾任北洋交通总长曾毓隽所题“金光明经”四字引首
卷后题跋:光绪季年,敦煌经卷出土甚伙。此其一也。圣情廔主人工书善绘,喜临摹唐人写经,乃检箧以此贻之,亦文字海中一段因缘也。丁丑十月,爰居阁主人记。
这卷唐人写经的有趣之处在于,其卷首的四字引首,题写者曾毓隽(1875-1967)曾是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七七事变后,为保民族气节拒不出仕日伪政府而逃亡香港。但卷尾的题跋者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出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的大汉奸梁鸿志(1882-1946)。梁鸿志可是道光时期一代名臣梁章钜(1775-1849)的曾孙,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可惜后人不肖。
曾毓隽与梁鸿志是福建同乡,也曾经在民国政府做过同僚,但是面对日本侵略,两人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由梁鸿志的卷后题跋可知,这卷写经是梁鸿志赠与圣情楼主人之物。圣情楼主人名为林今雪,是粱鸿志的妾室,也是赵叔孺、张大千的女弟子。
万君超《翰墨闻见录·百年艺林散叶》对这位林今雪有着详细的记载:
梁鸿志簉室林今雪,吴县人,出身北里,名曰小林弟,京戏私淑程砚秋,色艺俱佳,貌亦娟楚。后从良,初嫁海上闻人江子诚。江氏宠之专房,起居服饰,无不极尽奢华。然林郁郁不乐,旋求下堂而去。复张书寓于沪上四马路会乐里。时梁鸿志方侘傺,漫游北里,一见以为天人,遂取名曰林今雪。晚明有名妓曰林雪,字天素,工诗善画,闽人。梁教之以诗,故得真传,尤擅七律。先后为赵叔孺、张大千弟子,擅长工笔和小写意花鸟。斋号圣情楼。
抗战胜利后,梁鸿志(1882-1946)以汉奸罪伏法受诛,这位“色艺俱佳”的小妾林今雪则隐居苏州,“以青灯梵卷终身”,并留下了这卷充满传奇故事的唐人写经。
*0010 晚唐五代刻本《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27×657cm
著录:
1.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717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0年6月12日。
2.《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二册,P.26-27,周和平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年
3.《伍伦经眼古经图录》第37号,方广锠、李际宁编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即将出版。
公元850~960年
(后秦)鸠摩罗什译
刻本
一卷 经黄纸
起拍价:RMB 7,500,000
之前我们看到的都是“写经”,最后给朋友们看一件极其珍贵的”刻经“,这件刻经有三个“之最”:它是目前已知的五代以前刻经中最长的一件、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年代最早的刻经之一、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唯一一件入选国家珍贵古籍的早期刻经。
从字体来看,这卷刻经取法唐代著名书家柳公权的书体结构,骨力劲健,结体严谨,纸张为典型的写经用经黄打纸,砑光上蜡,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一件晚唐五代刻本《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极为一致。
参阅:天成二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国家图书馆藏
以上是大象在伍伦拍卖库房为朋友们精心选取的5件这次秋拍的写经/刻经珍品,年代从南北朝一直到晚唐五代时期,如果一位收藏家分别能够以起拍价将这五件珍贵的早期经卷收入帐下,毫不夸张的说,绝对称得上是一位该领域的极为优秀的藏家了,而所需花费的成本,算上佣金,可能也就只有2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要知道,这个价格,可能还远远不如一张稍精一点的近现代书画,您说,敦煌写经是不是古代艺术品的价值洼地所在呢?
我们在前文中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了从南北朝到唐代各个时期写经的书法特征,最后,我们上一张有趣的图片,朋友们能够从中认出每一个字的大致年代吗?
北京伍伦2017年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2017年11月13日-14日 上午9:00-下午9:00
拍卖时间: 2017年11月15日
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街9号 湖南大厦十层B厅
【大象视界】大象带您看库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